🎊 电视剧里的救命“仙丹”本尊竟然是它!

电视剧里的救命“仙丹”本尊竟然是它!

药丸的发展是开始于汤药的,当时的医者发现,方剂熬成汤药是效果挺好的,但是遇到一些慢性病就傻了,汤药没法持久药效呀,一会喝一次太麻烦了呀!!并且有时候治疗疾病的时候还需要一些珍贵药材,比如:千年灵芝、万年人参什么的,汤剂并不能百分之百的析出药物有效成分,把它们变成药渣太浪费了。所以聪明的医者们把药物捣碎、研粉再配以辅料制成了丸剂。不但药效高、稳定还便于携带。 “金元四大家”之一李东垣也提到:“丸者缓也,不能速去病,舒缓而治也。”也说明丸药的缓慢释放药效的特点。如果“神秘高人”走到哪都拿着一壶汤药...别的不说应该挺沉吧!

如果你吃过丸药你就会发现,丸子并不是全长一样,这大大小小的丸都什么区别呢?

在《五十二病方》中有记载很多处方都提到了丸剂的制备方法,有酒制丸、醋制丸、油脂制丸,亦有成丸后,将其捣碎入酒服之。虽并未提出具体制备方法,但文中提到的酒、醋、油脂等赋形剂也沿用至今。 在唐宋时期丸剂更是发展到鼎盛时期,赋形剂多达50多种。估计到最后能把药粉揉成球的就都算赋形剂了。流传下来并且沿用至今的赋形剂就有这几样。

粘合剂(赋形剂)

作用特点

代表丸剂

水丸

冷开水、药汁或其他液体(黄酒、醋或糖液)

水溶性易崩解吸收,显效较快。

木香顺气丸、加味保和丸

蜜丸

蜂蜜

利于保存,易吸收消化,尤其是对脾胃虚弱者、老年人、儿童

“安宫牛黄丸”、“琥珀抱龙丸”

水蜜丸

水和蜂蜜

生产效率高,易于吞服

蜜丸均可制成水蜜丸

浓缩丸

浓缩药汁、蜂蜜

药效加大,体积小,易吸收

“安神补心丸”、“舒肝止痛丸”

糊丸

米糊、面糊

质地较硬,释放缓慢,延长药效,辅料养胃

西黄丸糊丸

蜡丸

蜂蜡

遇热易软化变性,熔化流失

三黄宝蜡丸

中医古咖蹲那“搓”的是什么?

在《五十二病方》中曾提到“大如黑菽而吞之”,特别强调吞服的“大如黑菽”,可以说明那时候就已经注重丸剂的规格了。上面说的“起死回生”的丸剂并没有什么精彩的制备方法,古时候的留到现在的方法无非就是“揉”、“滚”。

揉-塑制丸

把药物细粉与适宜辅料像“和面”一样制成具可塑性的丸块、丸条后,再分剂量揉成分量相等的丸剂。

如蜜丸、糊丸、浓缩丸、蜡丸等。

滚-泛制丸

药物细粉用水或其他赋形剂润湿后,像“滚元宵”一样在适宜翻滚的设备内,通过交替撒粉与润湿,使药丸逐层增大。如水丸、水蜜丸、浓缩丸、糊丸等。

当时也没有什么先进设备,想想古时的牛人们:扁鹊、华佗、李时珍等一帮名医大咖在制备丸药的时候也要蹲在那滚丸子的情形~反正我是笑了。

聊到这里丸药也介绍的差不多了,再给大家讲一个纯属我个人猜想的故事:

都说“活佛”济公广济民间疾苦,搓身上的“泥垢”成丸给病患服用后,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。

如果这件事是真的,那可能是济公在没出名之前也乐于助人,做好散剂药之后放在身上,准备下山布施给百姓时,中途偶遇一场大雨装散剂药的外包装破掉了,药就糊在了身上。恐耽误患者病情便将身上的药粉以泥垢和揉成丸剂给患者服用,患者久病初愈,见治好自己的竟是济公身上“泥垢丸”,惊为天人将其奉为“活佛”。济公虚荣心得以满足为保持“活佛”形象,之后就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放上不同的药粉,比如上身的药粉就治疗“上焦”病; 下身的药粉就治“下焦”病。用这种方法治愈无数百姓,形象愈发高大。有一天,济公按照惯例去布施“泥垢丸”刚进城发现因为水质问题全城百姓都因此腹泻,济公大叹一声道:还好,我连“那些”地方也涂满药粉,要不就真不够了!

作者:叶晓雨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🎯 相关推荐

共享充电宝还能网络赚钱?操作模式全解析
mobile28365-365

共享充电宝还能网络赚钱?操作模式全解析

📅 07-28 👀 1251
大蛇拉屎的意思是什么
Bet体育365提款流程

大蛇拉屎的意思是什么

📅 08-06 👀 8166
春的诗句1
Bet体育365提款流程

春的诗句1

📅 08-07 👀 25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