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我蒸鱼总是有腥味,以为多放姜葱就行。后来发现处理环节更重要:
鱼腹内的黑膜要刮干净(腥味主要来源)
鱼鳃要彻底去除(很多人会忽略)
鱼身划刀后要用盐水搓洗
最后用厨房纸吸干水分
我第一次帮妈妈处理鱼时,差点把鱼鳃当成鱼鳔扔了。现在每次处理鱼都会想起那个场景,我妈在旁边急得直跳脚:"那是鳃!那是鳃!不能吃!"
三、火候的讲究
蒸鱼最怕火候不对,老师傅说火候不对,调料白费:
水要烧开再放鱼(不能冷水下锅)
蒸的过程中不要开盖(温度会骤降)
关火后焖1-2分钟(利用余温继续加热)
蒸鱼的水一定要倒掉(特别腥)
我老公第一次蒸鱼时,每隔30秒就掀开盖子看看,最后蒸了15分钟鱼还是生的。现在我们家立下规矩:蒸鱼时谁 开盖谁洗碗!
四、浇油的时机
很多人以为热油浇上去就行,其实浇油时机很关键:
鱼蒸好后先倒掉蒸鱼水
铺上新鲜葱丝(不能用蒸过的)
淋上蒸鱼豉油(要绕圈淋均匀)
最后浇热油(油温要够热)
我第一次学浇油时太紧张,油没烧热就倒上去,结果葱丝都没激出香味。老师傅说这叫"温油煮葱",不叫"热油激香",把我臊得满脸通红。
五、常见失败案例
小区张阿姨的蒸鱼总是又老又腥,后来发现她:
鱼不处理直接蒸
蒸完不倒掉鱼水
用微波炉代替蒸锅
同事小王更夸张,为了省事用煮蛋器蒸鱼,结果鱼没熟,煮蛋器还报废了。现在每次部门聚餐,大家都要拿这事调侃他。
六、蒸鱼小技巧
学会了基础方法后,还可以尝试:
鱼身下垫筷子(受热更均匀)
鱼肚塞姜片(去腥效果更好)
蒸前抹层薄油(保持鱼肉嫩滑)
加两片五花肉(鱼肉更鲜甜)
我婆婆最爱我改良的版本——鱼身上铺几片金华火腿,蒸出来的鱼肉带着淡淡的咸香,每次做这个她都能多吃半碗饭。
七、关于蒸鱼的冷知识
鱼眼凸出来不代表一定熟了
鱼皮开裂是蒸太久的标志
鱼鳞其实可以不去(但影响口感)
海鱼比淡水鱼更适合清蒸
记得第一次在广东吃酒席,看到蒸鱼带着鳞片上桌,我还以为是厨师忘了处理。后来才知道这是当地特色,鱼鳞在高温下会变得可以食用,还富含胶原蛋白。
写完这篇文章,正好赶上晚饭时间。突然想起老师傅说的:"蒸鱼如做人,火候到了自然成。"
你蒸鱼有什么独门秘诀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